张健副主任医师指导惠东县人民医院开展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惠东医疗队队长、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张健指导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成功开展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使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为76岁老年女性,因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5个多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时,患者血压为158/98mmHg,嗜睡状,失语,双眼向左凝视,右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力为1级,右侧Babinski征(+),NIHSS评分16分,头部CT未见出血。
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团队和张健副主任医师会诊后,考虑患者为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可能。在完善CT检查后,患者发病时间已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为抢救患者,医生与家属沟通同意手术后,立即将其送入介入手术室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术和机械取栓术。术中造影发现,患者的左侧大脑中动脉M1远端闭塞。张健副主任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和血管造影表现,考虑患者血管闭塞病是因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决定采取机械取栓术联合血管成形术的治疗方案。
张健副主任医师为患者置入Trevor取栓支架,留置5分钟后取出支架,未见明显血栓。此时,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远端下干部分开通,有残余80%狭窄,进一步确定了血管闭塞病因。于是,张健副主任医师使用Gateway球囊进行球囊扩张术,并再次进行造影,结果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下干狭窄明显改善,前向血流mTICI3级。观察15分钟后,患者血流稳定,结束了手术。
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神志清晰,右上肢肌力为3级,右下肢肌力为5级,住院9天后可步行出院。
专家介绍,脑卒中是我国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病因之一。机械取栓术是近5年来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大血管闭塞的主要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技术要求高、风险高和卒中患者病因复杂,机械取栓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仍存在困难,大量脑梗死患者不能获得有效治疗,遗留残疾,严重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为改善这一状况,2021年3月5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医疗队张健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揭牌成立,该院神经介入工作将驶入快车道。接下来,帮扶医疗队将继续“输血造血”,为守护惠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健副主任医师指导惠东县人民医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
(组团式帮扶医疗队)